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白塘社區黨委聚焦白塘景苑小區一期電梯老舊問題,以“民生需求”為導向,通過“樣板先行、分步推進、長效管理”模式,完善“社區+物業+業委會+居民代表”多方聯動機制,逐步推進完成一期3-17幢小高層電梯轎廂木飾面升級改造。
凝聚共識 構建多方聯動議事平臺
白塘社區黨委縱向推進人員下沉,橫向拓展治理資源,不斷拓寬社區治理共同體格局。為實現組織脈絡向下扎根,扎牢“治理”根系,充分發揮社區黨總支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更多力量參與到服務群眾、社區治理、民生實事中去。由社區黨委書記牽頭,整合物業項目經理、業委會主任、居民代表,建立聯席例會制度。組建“黨員先鋒調研隊”,聯合網格員、樓棟長、志愿者開展“掃樓行動”,覆蓋3-17幢住戶2200余戶,通過紙質問卷、小程序、管家收集等渠道收集意見150余條,梳理出“飾面防污耐磨”“施工時段錯峰”等核心訴求。
以點帶面 打造可視化改造樣板
社區組織召開多次聯席會議,確定“樣板先行、分批實施”策略,優先選擇破損率高的3幢作為試點。試點后,按照規范化進程逐步推進剩余樓幢電梯木飾面更換。以居民需求為原點,以標準化流程為杠桿,可將碎片化的社區更新轉化為可量化、可追溯、可復制的治理范式,為破解“改不動、管不好”的老舊設施難題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網格攻堅 實現高效協同落地
通過制定分批改造計劃,樣板先行形成標準化流程并逐步擴展至全面收官。社區推行“網格承包制”,一期小高層共劃分為10個網格,每個網格配置“1名社區干部+1名物業管家+2名居民代表”。社區定期追蹤網格內電梯轎廂木飾面改造進程,并著重收集施工過程中、施工過程后的居民情況反饋。
固化機制 推動共治成果可持續
社區聚焦微網格聯絡員隊伍建設與管理,構建“多方聯動小組”常態化運作機制。改造完成后,物業負責每日保潔、月度巡檢;業委會管理“電梯美容基金”;居民代表組成“顏值監督隊”,開展季度評分;社區黨委組織年度綜合評估。
本次電梯轎廂改造也帶動三、四期露天非機動車坡道啟動改造,形成“改造一處、帶動一片”示范效應。通過“黨建引領、精準問需、協同治理”的實踐路徑,白塘社區實現從“被動維修”到“主動煥新”的治理升級,為破解大型社區設施老化難題提供實踐范本。
編輯 金吉萱
2025年9月19日